02年或03年左右<读者>的一篇关于品牌名字市场策略的文章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5 11:49:36
大约在02或者03年左右的<读者>杂志(具体时间忘记了,因为我按我读书的时间来推算的),我看过上面的一篇关于外国品牌译名的文章.由于我的杂志丢失,无法找回文章,只记得其中内容和部分描写,如下:
写到"宝马(BMW)"原本名字其实是"巴伐利亚飞机发动机公司",进入中国就译成了"宝马"(文章赞叹是"多么浪漫的名字");
又写到"雀巢"品牌的翻译很温馨,贴近民生;
似乎还写到"玉兰油"和本地品牌"格兰仕"的西化品牌名字(这两个个不确定)...
线索很少,但我还是想找回这篇文章,我在网上找不到2002~2003年的读者资料甚至目录,所以希望大家帮帮忙.
其实我在提问之后自己就在网上其他地方搜到了,没来得及关闭问题。但我还是无法找到那一期的《读者》,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期…
如果你知道是哪一期,说出在那里(网络)看到(或下载,或发给我,我邮箱就是我百度名字@QQ)这本《读者》,我就把分给他了。
我在网上实在找不到2002和2003年读者的下载和阅读的网址。

找到了 是不是这一篇

  品牌趣译

  许多国际著名品牌源于很平凡的名字,译为中文必须有巧思。

  如果把营销比喻成一场战役,那么成功的品牌名称就像一面不倒的军旗。国际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营销,必然要跨越种种文化障碍,如语言差异、消费习惯差异、宗教差异等。
  把品牌译为中文必须有巧思。

  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比较相似,所以某一个国家的品牌比较容易为其他国家所接受。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较大,因此,国外品牌要打入华人市场,必须慎重考虑命名问题。商品经济现象的复杂,使西方品牌名称的翻译超越了语言学概念,而上升到文化心理和市场重新定位层面。

  ■麦当劳:蕴含多层意义

  比如麦当劳,英文名称是“McDonald’s”,它是店主人名字的所有格形成。西方人习惯以姓氏给公司命名,像爱迪生公司、华尔特•迪斯尼公司、福特公司。但是华人通常喜欢以喜庆、兴隆、吉祥、新颖的词汇给店铺命名,如“百盛”、“天润发”、“好来顺”、“全聚德”、“喜来登”。McDonald是个小人物,他比不上爱迪生,人家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,也不如迪斯尼,因为迪斯尼成了“卡通世界”的代名词,所以如果老老实实地把“McDonald’s”译成“麦克唐纳的店”,就过于平淡,而“麦当劳”就非常成功:

  一,大致保留了原发音;

  二,体现了食品店的性质;

  三,蕴涵着“要吃麦就应当劳动”的教育意义;

  四,风格既“中”又“洋”,符合华人的口味。

  ■可口可乐:绝妙之译

  众所周知,“可口可乐”就是“CocaCola”,但是却很少有人追问一句:那是什么意思?原来Coca和Cola是两种植物的名字,音译为古柯树和可乐树,古柯树的叶子和可乐树的籽是该饮品的原材料,古柯叶里面含有古柯碱,也叫可卡因(有时用做局总麻醉药,尤其用于眼睛、鼻子或喉咙,还因其兴奋性和刺激性而广泛用做毒品)。这样枯燥乏味甚至有点可怕的名字居然被翻译成“可口可乐”,真是CocaCola公司的化腐朽为神奇。“可口可乐”译名的成功之处在于: